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感觉男生在分手后更加绝情,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之所以有这种刻板印象,是因为在恋爱关系中,往往是男生主动发起追求,并在初期投入了大量的情感与精力来赢得女生的心。因此,当他们分手后展现出冷漠的一面时,与之前的多情相比,就显得更加决绝了。

我进行了一项小型统计,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情感破裂模式:

男生主动向女生展开追求

→女生逐渐被男生的诚意所打动,并对男生产生了好感

→然而,在相处过程中,女生开始频繁地闹矛盾

→最终,男生提出了分手

→尽管如此,女生还是试图挽回这段感情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情的起始和结束都是由同一方——男生所主导的。这可能与男生天生的狩猎欲望和主动攻击性有关,这是他们基因中携带的繁殖欲望所驱使的。男生通常会被女生的外貌、身材、气质或个性所吸引,基于这种荷尔蒙的冲动,他们会对心仪的女生展开追求。

接下来,被追求的女生会给出一段考察期,有的女生直接拒绝了,但是也可能会被持续追求的男生继续拉回考察期。考察期内如果两人相处感觉不错就能建立关系。

在考察期内,男女双方的情感走向实际上是相反的。男生在这一阶段逐渐减少对女生的热情,而女生则逐渐增加对男生的依赖和投入。

追求者往往比被追求者付出得更多,男生为了赢得女生的心,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讨好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更加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相反,很多时候,情况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就像等公交车一样,等待的时间越长,人们就越容易后悔自己没有选择之前经过的出租车。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选择继续等待,因为付出的越多,沉没成本就越高。对于热血型的年轻男生来说,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是盲目地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然而,一旦追到手,他们可能会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从而开始逐渐减少对她的热情和投入。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追求者往往把对方想象得过于完美,带着“光环效应”去看待对方。然而,随着双方接触和了解的增多,这种光环效应会逐渐减弱,不正确的认知也会逐渐得到纠正。

男生会发现,曾经在他心中如女神般的存在,或许有着令人难以接受的脾气,生气时甚至会把他当作情绪的宣泄口。她在外出游玩时与其他男生走得很近,完全不顾及他的感受。她既不温柔也不体贴,更不会做饭或照顾他的情绪。总之,男生开始逐渐注意到女生的这些缺点,虽然不一定会后悔,但无疑是在心中对她的评价逐渐降低。

男生不会一直表达,只会一直积攒,看看有的男生留言就知道了。

而女生则更多地倾向于发掘男生的优点。例如,虽然某个男生外貌并不出众,但他内涵丰富、才华横溢,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表现出色;或者他虽然经济条件普通,但对我关怀备至,从不吝啬为我花费;又或者他外表平凡无奇,但幽默风趣、性格开朗,与他相处总能让我感到愉悦,因此我愿意与他共度时光。

相较于男生,女生往往更加心软,不会轻易否定一个追求者,而是在被其打动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他的好感。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起点较低的人,由于心理预期也相对较低,因此更容易在相处中一步步提升对对方的评价,从而积累感情。相反,起点较高的人,尤其是男生,由于心理预期较高,一旦失去了“距离产生美”的滤镜,就容易因为矛盾和摩擦而消耗感情,导致感情逐渐减弱。最终,当女生的感情分累积到八十分时,男生的感情分可能已经跌落到二十分,这时谁表现得更为绝情便一目了然了。

很多女生都会犯的错误就是感性大于理性

女生往往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坚信自己遇到了一个绝世忠诚的好男人,坚信他因深爱着自己而绝不会主动离开。

然而,如前所述,男生的激情之爱往往是由欲望驱动的,他们在求偶时展现出的爱,若以十分为满分,可能实际上只有七分。

人性是相通的,若你换位思考,将自己置于追求者的位置,面对不断发现的对方缺点,你是否能始终坚守不离?因此,我们不应一味责怪男生始乱终弃,这并非关于男生与女生谁更长情的问题,而是立场与出发点不同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在相处过程中,如果能基本满足男生的需求,尚且能够维系感情;但如果无法满足对方,无法持续提供积极的情绪价值,那么感情就如同流沙,轻轻一握便会消散无踪。

对于对方的绝情表现,过于感性的解读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若是我,便不会过分纠结于对方分手后的表现,因为我知道,想要分手的一方,必然需要表现得更为无情。

以购物为例,男生往往能够迅速做出决定,选好商品便结账离开,而女生则更喜欢仔细挑选,反复比较价格和质量。这反映了男女的差别。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男生偏向于决策型,擅长快刀斩乱麻,而女生则相对优柔寡断,喜欢通过“废物测试”来考验对方。即使感情出现问题,女生也往往多次试探,不愿轻易做出决定。

因此,分手对于男女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女生可能会经常把分手挂在嘴边,以此试探对方的底线,比如:“你连这点小事都不能让着我,以后怎么可能一直对我好?分手吧!”这听起来既像威胁,又像决定。

如果男生选择迁就女生,降低底线满足其需求,那么女生的分手可能只是一次情绪化的发泄,即假性分手。然而,如果女生继续试探,没有把握好分寸,可能会真的触及男生的底线,导致感情破裂,变成真性分手。

昨日来访的一位小姑娘便遭遇了这样的情感纠葛。她与男友相恋三年,起初是男生历经艰辛才追到的“女神”,之后也一直对她宠爱有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生开始指责男生变了,对他的要求愈发理所当然,甚至走上了“作”的道路。

这就是试探和决策的较量。

起初,女生的试探性思维确实让她在感情中获得了更多关注,男生也因此更加珍视她,愿意为她付出更多。但物极必反,长时间的忍让让男生的情绪逐渐累积,最终大大消耗了他原本对女生的深厚感情。当他终于下定决心时,便瞬间掌握了主动权。

决策型思维的男生往往注重结果,一旦做出决定就会果断执行。他们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无论是高兴还是不满,都不会轻易表露出来。因此,分手后我们很少看到男生崩溃的样子,因为他们觉得再去计较已经毫无意义,关注情绪上的波动也于事无补。这种对情绪的克制和忽视,让男生在分手后显得尤为无情。

情感的不同步,也是决策型和试探型的一个重要区别

比如说上面这个例子里,双方在交叉情感走向的过程中,感情的进度条存在明显的差异,当分手的那一刻到来时,男生的决定如同铁钉般坚定,而女生则向我抱怨男友情商低,遇到问题不与她沟通就直接提出分手。

但你是否想过,当时与他沟通真的能有效解决问题吗?

许多恋爱经验不足、情商有待提升的男生,在处理感情问题时确实显得笨拙。他们可能不会像言情小说中的男主角那样完美无瑕,而是会发脾气、口不择言,甚至缺乏处理亲密关系中冲突的能力。

然而,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三观、能量水平、社交圈子以及沟通方式都不一样,发生矛盾之后你不能指望对方立马母爱泛滥圣人附身,像你爹妈一样惯着你,他能做出一些让步已经是他所能知道的为数不多的爱一个人的方式了,这一点上已经比大部分人强多了。比如,他可能已经多次哄过女生、让过对方,用他笨拙的方式尝试改变对方,但都以失败告终。面对磨合中的巨大问题,他最终觉得必须做出决定。

而女生则似乎总是慢半拍,她还在思考应对策略,继续进行着所谓的“废物测试”。

能明白吗,试探型一直抛出选择试探对方,情绪处理能力低,容易没有安全感,所以爱上一个人更缓慢,谨慎的选择会让这个选择变得更加坚定。

所以在上述案例中,男生一开始为了女朋友可以付出一切,忍受所有,但女生似乎对此并无太多感触。然而,当分手的时刻来临,却是女生不愿放手,因为她的情感才刚刚达到顶峰。

这可以理解为,在恋爱的道路上,男生省略了那些繁琐的试探阶段,大步跨着走到了决策这一步,开始思考“这个女生是否适合我”,并准备做出决定。而女生则在这方面落后许多,仍沉浸在“这个男生是否真的爱我”这样的哲学式猜想中,因此会对男生提出许多苛刻的要求。

于是,在分手的那一刻,女生刚刚达到情感的巅峰,而男生却已经像抛物线一样滑向了低谷。两人始终在情感上不同步,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都会觉得对方过于绝情。

如果想要挽回的话,就要去共情对方的现状

不同频虽然是很大的bug,但它并非无法克服。在尝试挽回一个绝情的男生时,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共情。

共情其实就是向对方的决策型思维去靠拢,其核心目的在于精准把握对方的核心需求。

男生之所以展现出绝情的一面,往往是因为他感觉自己的情感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因此认为继续交流并无必要,索性快刀斩乱麻,早日结束。然而,一旦他意识到你能够理解他的感受,情况便可能截然不同。

这要求你做到以下几点:

对他的决定给予充分的认同与尊重;

对他的愤怒情绪表示深刻的理解与接纳;

对他因你而生的悲伤诚心诚意地道歉;

对他所释放的负能量全盘接收,不逃避、不抵触;

将他的需求时刻放在心上,作为行动的指南;

对他的敏感点与兴奋点有清晰的认识与把握;

提供给他所需的价值感,让他感受到你的存在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不放弃沟通的尝试,主动打开心扉,与他进行真诚的交流;

付出足够的耐心与决心,为他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与归属感的相处环境。

……

假如这些你都能做到,对方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你的挽回呢?

他想得到的你基本都能给,你的硬件条件也符合他的标准,挽回无非就是抓紧核心需求,满足即时需求。

那为什么有的人会失败?

原因在于他们过于注重表面形式,未能真正深入对方的内心,导致在判断需求时产生偏差。比如,对方可能只是随口说想要一个苹果,你却误以为这就是他的真实需求,于是匆匆买去。但当你把苹果送到他面前时,他心里却苦笑你还是不懂他口是心非的想吃梨。

真正的共情并非简单的讨好或让对方短暂开心,而是要深入探究对方为何会有这样的需求。有时候,你与对方深入交流,直接触及他的痛点,让他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比你为他做再多琐碎的小事都要来得更有意义。因为他知道,终于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他,这与过去你对他的指责和索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共情的力量所在。

所以说呢,极致的背后往往才有生机,一个人表现得越绝情,反而可能越有情感可言,如果分手后他仍对你和颜悦色,那或许说明他并未真正投入过。可惜有些人看不清这一点,还常常将男女之间的情感对立起来,认为男性比女性更绝情。千万别这么以偏概全,在绝情这件事上,性别并不是决定因素。我们应该寻找问题的根源,理解彼此的思维差异,尽快调整步伐,这才是关键。

海誓山盟无需过多言语,真正的承诺在于长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