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的日子里,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阶段,那就是在某个寂静的夜晚或日常的琐碎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想要联系前任的念头。

其实,想联系前任,不丢人。

选择与前任保持某种形式的联系,是为了防御内心的丧失感。

毕竟,这是人下意识自我保护的本性。

但关键在于,我们应当诚实地审视自己,在这份联系的背后,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1、渴求情感上的“联结感”

“我”与“你”的相遇,“我—你”之间的纯净关系,即超越时间又羁留于时间,这体现着价值的本真内容。——《我与你》马丁·布伯

分手后的人常陷入踌躇与消沉之中,根源在于他们还尚未能坦然面对以后的日子必须一个人走的孤独感与虚无感。

我们总是渴望与外界联结、与外界某个人联结,这会让我们有一种存在感的特殊感和能归属某个人的幸福感。

一段亲密关系,重要的不是“我”,而是“我和ta”。

就如同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记忆最深刻的根本不是“我有多快乐、多难忘”,而是“我们有多快乐、多难忘”。“我”一个人完成不了的事情,两个人就可以完成。

因此,人天生是想追求一段温暖包容的“我与你”的关系的,这是一种内心深深的联结感。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不仅找到了归属感,更在相互的映照下,发现了自己未曾触及的真实面貌,从而实现了自我认知的深化与成长。

但分手如同一道突如其来的屏障,瞬间将两人精心构建的“我们”的世界瓦解,两人突然之间失去了与外界联结的熟悉感,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宣泄口。

所以,你想保持与前任的联系,其实是你希望自己能有一处容身之地,能有归属。

这样的行为,源于人类对连续性和情感寄托的本能追求,并无不妥之处。

2、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不安全的依恋(如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为何比安全型依恋更难熬过空窗期?

核心的问题在于:不成熟的“主—客体关系”。

什么意思?

其实面对分手,尤其是被分手的一方,往往难以承受那份从亲密无间到形同陌路的巨大落差。这种心理反应,实际上是一种情感创伤,它触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对被爱、被需要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被遗弃的深深恐惧。

你会觉得对方只要消失了,看不到他(外在客体)了,就证明自己被他标上“无价值”“不需要”的标签,对方也觉得自己没那么重要、没那么特殊了。

就像小婴儿的分离焦虑。看不见妈妈就哭,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被抛弃了,被外界孤立了,没人爱自己了。

分手后的人和小婴儿很像,一瞬间退化成了“情感低能儿”,必须要依赖外界:精神不独立了,不会延迟满足了,想吃糖就必须要现在吃,想发脾气也是立马宣泄,因此——想他了也就必须要马上取得联系。

因为我们最害怕的是:自己不被需要、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才会不断考察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是否还和以前一样?

其实,大家真没必要这么贬低自己。

依据心理学研究与真实生活实例,我想强调的是:不管你是什么依恋类型,亦或你是否对分离心怀畏惧,分手后的岁月里,无论是转瞬即逝的一个月,悠长的半年,还是悠远的三年时光,前任都会记起你,尤其是记起你的好,尤其是那些温暖人心的美好记忆——你的优点与闪光点。

因为当初你们建立情侣关系就是一次双向选择的过程,你选择了他,而他亦欣然接受了你,这一行为本身便是无声的证明,揭示了他内心并未如表面那般轻易“放下”你。

3、“依然渴望拥有”的情感惯性

或许你会给前任加上很多含义,例如,ta是你的白月光,教会了你如何去爱,甚至认定其为世间唯一懂你、疼你之人。

我想戳破一个真相:这一切,或许只是你内心深处的一场独角戏。

你就是在自我感动,自己给自己强加意义,自己在默默地美化整段感情。

不少人在分手时都希望获得一份意义感,为那段共同走过的旅程赋予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而当得不到那份意义时,便会自行臆想,就如作家失恋后用自己的视角美化本是枯燥的感情一样,只为写出浪漫、有共情力的文字。

你也不例外,在失恋的余韵中,想用自己的视角,证明拥有过一段不后悔、没有遗憾的感情。

但感情、生活,有遗憾,才是常态。

4、“投入—回报”失衡

人在感情中是很讨厌做无用功的。

分手这一行为,无异于将过往的每一份投入都化为乌有,你会认为自己是在为他人做嫁衣,在为别人培养男/女朋友,在帮别人试错,所以你的内心会涌动着强烈的不甘与不公之感。。

当你被不公平对待了,你会如何做呢?

你会在潜意识内希望可以指责他人。

即便不能破口大骂,你也要把压抑已久的焦虑感传递给对方,这样才能释放自己的压力、委屈、不安全感。至少不能让ta置身事外,只当个局外人对不对?你之前那么包容他,想要他的态度不过分吧?

因此,这个时候你和ta会倾向于建立一种微妙的关系,像一种利益捆绑的关系。

你想从ta身上得到点什么,无论是渴望得到爱、建立信任、寻求认可,还是填补内心的空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那获得弥补、补偿的前提呢?当然是保持与ta的联系与沟通。

说到这里,你应该就能理解那些在分手后下意识想去联系前任的人的想法,理解ta们想回避丧失感、想恢复安全感、自尊感的矛盾心理。

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不少人在联系前任之后,可能将事态指引到更复杂的境地。

就比如原本打算好聚好散的人,在重新接触后,反而陷入了更加混乱和纠结的状态。

那么这种情况下,聪明的人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保持联系≠旧情复燃≠心理低位≠人性本贱

需要明白的是,之所以想要和前任保持联系,反而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想要什么。所以才想去问问对方,说不定在和他沟通的时候,能够突然开窍明白自己内心的诉求呢?

具体要做什么呢?

1、清楚自己此时此刻的“情感诉求”

2、沟通时,一定搭建合理的“自我边界”!

3、你清楚自己的“诉求”是什么吗?

你需要先思考一个问题:你清楚自己现在最想要什么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沉默。

和前任保持联系,没问题,但你需要搞清楚:你出于什么目的。

倘若你是想摆脱内心的空虚与缺失,企盼仅凭对方的几句浅尝辄止的赞美与认可,便能重塑自信与自尊,让自己在外界的审视下显得光鲜亮丽,那请听我一言,是时候收回那份向外求索的目光了。

因为你此时还是没有“自我照顾”,你的关注点依然没有放在自己身上。你还是一直在围绕他做文章,你希望他对你还有怀念,希望他心里还能给你留一个位置。

你要明白,你们现在已经是“分手阶段”了。

分手,这二字虽轻,却如同重锤,宣告着两人情感世界中的裂痕与不和。它可能源于一方长期的高姿态,让对方在仰望中感到了疲惫与压力;亦或是一方过低的自我定位,无法给予对方渴望的依赖与支撑。

所以,你一定要放下“复合”“输赢”的执念,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问问自己,在这段感情中,你真正渴望达到的是怎样的状态?

假如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就闭上眼睛,思考这个问题:

假如可以重来一次,你最想改变什么?

a、如果话题是围绕对方的:希望ta改掉坏脾气、希望ta多关心你、希望ta成熟点,多顾及一下自己的感受…..那么,就说明你对ta还是有诉求的。

搞清楚了自己内心真实的诉求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想从ta身上获取的真正的东西:ta对你的歉意?对你的态度?对你的真实看法?或者只是一句“谢谢,感谢你的陪伴”?

b、如果话题是围绕自己的:希望自己能多点勇气、自信,希望自己能更大胆的提出需求,希望自己能不要那么依赖、希望自己能大气一点…..

那么你首先要做的是先去直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在这段感情中属于自己的遗憾,搞清楚之后,再去看看哪些需要ta的配合,再将自己整理好的话倾诉于ta。

当然,是否需要说给ta听取决于主观意愿,你也可以写一份不寄出去的信,其实你内心的愤怒与悲伤都能稀释掉一大半。

2、搭建合理的“自我边界”

这个时候,我们还需要整合自己的人格,目的是不让外界的评价影响到自己。

例如,总会有人在你分手后说出下面这些“欠打”的话:

你们是不是已经分手了?可是以前看起来你们很相爱啊。

前几天我看到他和一女的走在街上。

他多好一个人啊,为什么分手啊?

你看,正当你渴望得到外界理解与支持的时刻,总不乏有人暗中窥探你的隐私,企图揭开你精心隐藏的脆弱面纱,挑战你竭力守护的自尊底线。

更令人心寒的是,即便是昔日的伴侣,也可能不顾你的真心、善意乃至深情厚意,不回复你的消息,删除你的好友,不配合你的合作。

那么,当前任、外界都不给予自己支持的态度时,你当如何?

自己给自己建立一个舒适圈,保护自己的边界感、尊重对方的边界感。

a、对话的重点多分析自己、少质疑对方:当你想让ta回复你的消息时,一定要营造一个“平等”的氛围,不要一味地向对方传递你的爱,希望他能回你消息,而是你应当将焦点更多地放在自我反思上。

b、承认对方对自己的指责: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理解,毕竟面对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我们本能的反应可能是辩解或反驳,但这只会让ta远离你、厌恶你。假如你开始先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有可能改变ta对你的负面认知。

c、转移注意力:当你与前任的联系未能得到预期的回应时,将注意力从对方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情感调节方式。

当你学会了换位思考,你才有底气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去在意前任的评价、不去在意周围人对你们的评价,你才会尊重自己,到了那时,别人也会尊重你。

当你内心构建起坚固的界限,明确自己的底线与原则,周围人也伤害不到你了。

至此,是否维持与某人的联系,已不再是困扰你的难题,因为你已洞悉自己的真正需求与追求,那份内心的清明与坚定,让一切选择都变得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