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我常被问及:“老师,分手后的男人,还会对前任保持关注吗?”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一种问法:分手后,他还爱你吗?

我想说的是,分手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痛苦的。你感受到的痛苦,对方也可能在心底默默品尝。

你或许会质疑,分手是他提的,他怎么可能会痛苦呢?

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实际上,他甚至比你更加痛苦!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人类天生具有依赖性,倾向于安于现状,享受所谓的“舒适区”。

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方式,熟悉的环境,等等,因为熟悉,让人们觉得安全,舒适。

对于身处感情关系中的双方而言,这段关系本身就是他们的舒适区。主动选择离开,无疑是亲手撕毁了这份舒适感,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意志。

就如同壁虎断尾逃生,为了生存,要自己咬断自己的尾巴,这显然比被动接受尾巴断了的事实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分手后的双方,包括主动提出分手的一方,往往会不自觉地回想起前任与过去的甜蜜时光,心中泛起怀念与哀伤,会想:

ta现在在干嘛呢?

ta会想我吗?

我们还有没有继续的可能?

这三个问题,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你的思绪,让你在胡思乱想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理智与意识仿佛暂时失去了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男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可能表现得更为后知后觉,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想过。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男人分手后经历的三个阶段”这一经典理论,也就是排斥期、反思期、怀念期。

■男人是决策型思维,女人是试探型思维。

众所周知,男人是理智客观型。

男人的分手决定往往基于长时间的考量与权衡。一旦决定分手,他往往会彻底断绝与你的联系,不想再接受你传递的负面情绪,也不想让你再继续影响他的心情,他会尽可能地摆脱一切跟你有关的事儿。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分散注意力,比如将全部心力倾注于工作之中;而相比之下,女人在面对分手时,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提出问题来探测对方的反应,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个阶段,男人一般会有两种行为模式。

第一种是去嗨。

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你频繁地占据对方的时间,并施加种种限制,让他做了很多他不喜欢,但是为了满足你,不得已去做的事儿。

这种人一旦分手后,举如同脱缰的野马,内心的潜台词:我终于自由了。

再也不用每天早安晚安到点打卡问候,怎么开心怎么来,也不用花心思、花钱哄对方开心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觉得很惬意。分手,对于这个阶段的男人来说就是一场大型狂欢。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释放长久以来累积的压抑与束缚,甚至还会接触其他异性,另寻新欢。

第二种是用一些机械的事情麻痹自己。

例如,他们将失恋的苦涩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有的人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冷静与自制。他们不选择通过与兄弟们的狂欢、蹦迪或是饮酒来庆祝重获的自由,相反,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维持着原有的秩序,仿佛一切从未改变。

这类人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与强大的自律能力,他们深知自己的目标与追求。因此,一旦做出了决定,他们便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不会因留恋过去而犹豫不决。

■对你的态度

这个时候,当你尝试与对方沟通时,往往会遭遇冷淡的回应,甚至可能面临言语上的刻薄对待。此时,过去不敢展现出的负面情绪仿佛找到了出口,一股脑儿地爆发出来,让你成为那个承受者。或者,你可能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冷漠。

很多人就是在这个阶段被对方赶跑的,而这一过程的持续时间,通常是7天到3周不等。

■应该怎么做

对方之所以对你这么冷淡,是因为之前你们的互动和争吵把对方给冻住了,他仿佛在自己周围筑起了一道冰墙,作为抵御潜在伤害的屏。

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破冰,用温暖去穿透那层坚硬的冰壳。破冰如何破?就是要进行自我描述,表明自己联系对方的目的是做朋友。

你可以这样说:“我联系你,并不是想再翻起旧账或重提那些过去的事,分手后我也一直在反思,我觉得我们的确不适合做恋人,但做朋友也挺好啊,对不对。我知道你性格直率急躁,而我则相对沉稳,你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来问我,大家都是成年人,没必要老死不相往来。”

这样的措辞会降低对方的防御心态,让他感受到你的友善与无威胁性,并且不会像从前一样,给他增加负面情绪,但在过程中,要给对方一个可得感,就是让对方觉得,当他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在他身边。

在长时间的狂欢与自我麻痹的潮水退去后,男人往往会陷入一种深度的疲惫与空虚之中。空虚的时候会做什么呢?会发呆,想起你们之前发生的事情,你们的甜蜜,你们的争吵……在脑海中如电影般回放,也会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或许有人会说,他才不会觉得自己错了呢!的确,不少人确实不愿意在对方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实则这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心理机制——自我保护,尤其是男人。

对于许多男人而言,承认错误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的质疑,是对自己过去行为或决定的否定,这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自我形象的瓦解。

但是,不承认错误,并不意味着内心不会自省或自我审视,更不意味着他不清楚自身的问题,即便当初分手时再决绝、觉得自己无比正确的人,也会开始反思——这段感情关系为何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会出现文章开头提到的三连问——在干什么?有没有想我?还有没有可能?

■男人对你的态度

如果分手时双方能平和相待,不留怨怼,对方通常不会排斥你,甚至会在分手一段时间后,主动联系你,因为“恋爱惯性”的原因,他开始不适应没有你的日子。

此时,如果你适时出现,以温柔与关怀填补这份空缺,成为他疲惫生活中的慰藉,复合也就顺理成章了。人性使然,人们在寻求安慰时,倾向于选择那条最为熟悉且舒适的道路,而你,正是他心中那条无需摸索即可踏上的“便捷小径”。

■应该怎么做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构建两人之间的舒适感,确保对方在与你相处时很舒服、很习惯。

1)为何要构建舒适感?

因为分手的原因其实就是舒适感被打破了。

在许多案例中,女人可能因过度情绪化、频繁的批评与怀疑,而使得关系氛围变得紧张;与此同时,男人的沉默或冷处理策略,非但未能缓解这种紧张,反而加剧了双方间的隔阂。我们常说争吵耗尽了两个人的感情,其实是争吵让两个人的愉悦度降到了一个低点。

“愉悦度”,作为亲密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如同情感的润滑剂,让两人在相处中感受到无比的幸福与满足。

这份愉悦,源自于初识时那份纯粹的好感,那时彼此眼中只有对方的优点,矛盾与冲突少之又少,愉悦度自然处于顶峰。

然而,随着关系的深入与时间的推移,争执与不和逐渐浮出水面,它们如同无形的磨砂纸,慢慢磨损着那份原有的好感。当冲突的浓度攀升至某一临界点,好感的光芒便开始黯淡,仿佛被厚重的云层遮蔽,让人难以再忆起对方的美好。每一次争吵,都如同在心上刻下一道浅浅的伤痕,累积之下,爱意也随之悄然褪色。

其实啊,亲密关系是让人觉得舒服的关系,不舒服了、不开心了,就会面临自我怀疑——这么糟糕的感情,为何还要继续下去?

2)如何构建舒适感?

基本操作是,在聊天过程中多向对方展示积极向上的一面,这并不意味着必须依赖昂贵的活动或物质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只要你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就不必局限于某件事情。

所以,我主要就是想告诉你们一些内在逻辑,思维逻辑搞清楚了,怎么去做不用我说,大家都会。

在构建舒适感的过程中,有两点至关重要:

其一,不必绞尽脑汁寻找话题,让聊天成为负担。因为两个人聊天,聊的其实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只要你能在言谈间传递出积极正面的能量,让对方感受到轻松与快乐就可以了。

其二,千万不要聊感情,不要暴露自己的需求感,因此这个时候,任何关于感情的讨论都可能激起对方的抵触情绪。因此,明智之举是转向那些轻松有趣、富有价值或是贴近日常生活的话题,以此作为沟通的媒介,逐步满足对方的需求,同时也为他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能够慢慢放下心防,重拾信任。

分手的时间越长,他就会越想你,这源于男人内心深处对前任的一种特有的情怀。当他一个人久了,会逐渐让他回味起两人共度的时光,那些曾经被日常琐碎包裹的温馨瞬间变得格外珍贵。他开始怀念有你在身边的日子,那些被关怀与陪伴的点点滴滴,都化作了他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愫。

此时,如果你能适时地给予他所需的温暖与关怀,便极有可能触动他心底的柔软,让他重新向你靠近,甚至开始后悔当初分开的决定。

■男人对你的态度

在怀念期,男人对你的态度一般有3种:

1、主动找你

2、偷偷关注你

3、你找他聊天他不会排斥。

假如是前两种,说明对方复合的意愿非常大,只要你不出什么大问题,复合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应该怎么做

这个时候,男人会主动靠近你,那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展示自我价值,让他觉得你是有价值的,并且会从你这,获取他想要的价值需求。

价值展示的基础逻辑是,让对方觉得你的价值能满足他的需求。

需求可细分为两大类:其一,作为男性共性的需求,例如被理解、被认同、被尊重、被崇拜,其二,则是现实需求,也就是所谓的内在需求。

这个东西对方不会直接告诉你,甚至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那如何明确他的内在需求呢?方法有两个:一个是观察他的原生家庭,一个是了解他之前的恋情状态,包括分手的原因。

其实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恋人模板,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对方的理想类型。

那么,这个恋人模板是怎么来的呢?就来源于他的原生家庭和之前的经验积累。

1)原生家庭

童年时期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如同一块无形的模板,悄然塑造了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与期待,包括成年后的择偶标准,会以异性父母作为原型的,要么是同类型,要么是完全相反的类型。

在幸福的原生家庭中成长的人,往往对父母的评价极高,这种正面的情感投射到未来伴侣的选择上,便形成了对理想型的独特认知。他们心中的理想伴侣,往往如同母亲一般,既善解人意,能够细腻地体察他人的情感需求,又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样的女性,成为了他们追求爱情时的理想模板。

对于那些在母亲强势影响下成长的人而言,他们可能在内心深处对那种控制欲强的关系感到厌倦,因此在选择伴侣时,会倾向于寻找温柔、顺从且愿意倾听自己的“小女人”。但往往他跟这种女性不会交往太长时间,因为他潜意识里的那种依赖惯性,会促使他再次回到一个强势女人的身边,仿佛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再次与“母亲式”的伴侣相遇。

这种情况,心理学上称之为“对异性父母的反向认同心理”。

2)经验积累

你可以看他对他前任的评价,假如他一直强调对方管着自己、控制自己,那你就可以知道,他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就是,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那么你在挽回的过程中,就更要把握好边界感和分寸感,给出对方思考的空间。

其实,分手后揣测对方心里在想什么,往往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心里在想什么,你对待这段关系的态度、你对于亲密关系的认知、你对于自身状态的一个自省,这些才决定了你要不要跟对方复合。

—注—

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情况不同,写出来的也只是一个大方向,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不要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