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收到了一条留言:雨晨老师,是不是分手时间越长,想起的就更多是对方的好和自己的愧疚?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你是不是言情小说看多了。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一种问法:分手时间越长,心会不会变得更硬?

再说了,你何以自信地认为,在对方的回忆里全是你的好?

人性复杂多变,诚然,他或许会偶尔回味你的好,但谁又能保证,那些不愉快的记忆不会悄然浮现。

社会心理学或许描绘了人类怀旧的一面,但现实生活的教训却提醒我们,一个人的感情其实就只有那么一点点,你想要的再多,就没有了。

因为后悔、愧疚与难过,这些情感的重量,无一不在消耗着人的心力,而人类,作为擅长自我安慰的物种,天生倾向于避免繁琐与困扰,所以他们总能编织出种种合理的借口,来让自己过得更舒坦。

对于多数人而言,最惬意的生存之道,莫过于忘记。将你我从彼此的世界中轻轻抹去,将你看做一个人生过客,如此,方能心安。

执着较少,释怀较多。

在分手的情境中,如果一方自觉有所亏欠,在分手之际采取极端手段,试图以刁难与羞辱来掩盖内心的愧疚。这样的情况,分手后确实是会难以释怀,想起你确实是会带着羞愧。且时间越长,内心就会越煎熬。

但这只是少数情况,毕竟大多数轰轰烈烈的情感,在时间面前,都是笑话。

《金瓶梅》里,西门庆在最心爱的李瓶儿死后,的确哭了几日,但是一段时间后,转头就勾搭上了新的女人。

你或许会质疑小说的情节多为虚构,那么让我为你呈现几个源自生活、确凿无疑的真实故事片段。

杭州保姆纵火案,林生斌在悲剧发生后,初时展现的深切哀悼触动人心,但讽刺的是,悲痛之后,他竟将这份本应纯粹的哀思转化为对自我利益的追逐,通过不断消费亡妻的形象,利用公众的同情作为自己商业版图的铺路石。

这一行为,让公众目睹了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完美是他虚假的外壳,情感只是他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的手段,受害者也是他伪装的宣传口号。

我们不禁怀疑:失去爱情之后,他那份所谓的悲伤,有一个月吗?

在“林生斌消费前妻”这一事件引发的广泛讨论中,社会各界的声音纷繁复杂。有人直斥其非,认为他践踏了道德的底线;有人则猜测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利益纠葛;还有人主张宽容,认为不应过分进行道德评判。

无论立场如何,一个共识逐渐显现:公众所不满的,不仅仅是林生斌利用亡妻赚取同情与利益的行为,更在于——凭什么你能在“情感创伤”里这么快就走出来?

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他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确实已日渐淡漠,所以这也是引发公众强烈不满的根源所在。

当然林生斌的个案或许过于极端,毕竟牵扯到利益、舆论、社会群众,可能不太贴合我们的普遍大众的爱情。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从失恋中走出来,你花了多长时间”这一议题上,男女之间确实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而言,男性群体(包括部分女性)在经历失恋后,往往能够相对较快地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当然,也有男性属于“后知后觉”型,他们在分手初期或许显得轻松自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份失落与痛苦却逐渐浮现,甚至愈发强烈。

但这一切,都抵不过“时间”二字。

时间,这位无形的雕刻家,总能在不经意间将人性的本质暴露无遗。

而真正的人性就是,人骨子里就是凉薄的生物。

对你好的时候是真的好,但随着他步入新的人生篇章,遇见了新的伴侣,踏上了不同的生活轨迹,那些往昔的温情渐渐被新的风景所替代。新故事、新人物的加入,自然而然地将你们共有的记忆边缘化,让你不再特别。

即使未来的某一天,他偶尔心中泛起对你深深的歉意与遗憾,自责于未曾给予你更多的关怀与珍惜,这份内心的波澜终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平息。日子悄然流逝,曾经的激情与伤痛都将褪色,爱恨都会归为原位。

所以啊,再美好的爱情也逃不过世态炎凉这四个字。恋爱中的甜蜜誓言,往往在分手的那一刻化为泡影,轻易地被抛诸脑后。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他的理由也很简单——说爱你的那一刻是真的,但分手后想要重新开始的心也是真的。

正如别人说的,人的感情其实就这么多,你试图从中再索取一分,往往发现已空空如也。因为人的悲伤是需要付出精力的,而我们渴望轻盈前行,不愿背负过重的情感包袱,于是学会了自我宽慰,学会了释怀,以换取心灵的宁静与舒适。

而最舒服的活着的方式,不就是忘记吗?那些拦住自己的、困住自己的、自己想不明白的,忘记不就好了?

但这里就又有了一个悖论:人,害怕被遗忘。

实质上,上述论述其实就是在影射:遗忘是一种防御机制。能让人把伤痛屏蔽在意识之外。

前任就是未愈合的伤口,时常在内心深处隐隐作痛,每一次回想,都伴随着遗憾、羞愧、哀伤与不甘的交织。对于这样一个总能触动心底不舒适感受的存在,假若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处置他?

或许,直面这一答案会让你更不舒服,因为我们总渴望在对方心中占据无可替代的位置,成为他生命中难以磨灭朱砂痣。

在爱情的愿景里,我们期望深爱过的人不会忘记彼此,对自己有所亏欠的人,则能心怀歉意。

因此,当得知对方能如此轻易地释怀时,心里面不免会接受不了。

因为当深爱的人选择将我们释怀,这就像自己从未在其生命中留下痕迹一样,甚至我们都会产生一种无意义感——既然所有的关系终将消逝于记忆的洪流,化作一片沉寂,那我们建立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或许你可以换一个角度看:这里的“遗忘”,并非是将你从对方的记忆中彻底抹除,只是将你温柔地安置在了他人生的“回收站”之中。

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或许是因为一个熟悉的名字、一张泛黄的照片,又或是一次不期而遇,那个角落里的故事便会被轻轻唤醒。

只不过随着岁月的缓缓流淌,想起你时,自我的情感不再那么强烈,愧疚没那么强烈,悔意没那么深刻,不会那么要死要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怀念与惊奇,心中轻轻叹道:

哦,原来我曾与那样一个人共度时光,我们曾在彼此的世界里相遇。

因为,你,作为那段过往的化身,想起你,他自然就会想起和你在一起时他的情愫,他是那么羞涩,他是那么纠结,他曾经又是那么深深的渴望过拥有你。

这样的怀念,虽少了些轰轰烈烈,却多了几分从容与淡然,少了沉重负担,多了份无奈的释然,但我觉得,此时的心意不比当时的心意跌价。

毕竟感情并无好坏之分,只论真实与否。

我想,你心中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对于对方是否会在想起你时感到愧疚,你或许早已预感到不会。只不过你就是不甘心自己付出这么多,不愿这一切轻易被忘记。

这份不甘,实则是对关系永恒存续的深切渴望——期盼着能有人永远记住你的存在,心中挂念你,甚至因曾经的亏欠而对你念念不忘,这样,你就有一种在活着的感觉。

可是,你这样依附于前任对你的态度,就是把“自我价值”的界定寄托在了别人身上啊。

或许,你已经习惯于将外界的眼光作为界定自我价值的标尺。别人没有忘记你,就是挂念你,你才有价值;假如别人把你忘记了,你就会陷入无价值的自我怀疑之中。

这种想法其实倒也正常,毕竟我们都希望被人记住被人怀念,但假如你的自我价值定义仅仅定位在了“外界的旧人”对你的评定上——

那么,你对于爱情的认知,乃至对自己的价值评判,都可能变得狭隘而浅薄。

要知道,一个人对我们的态度往往不是那么爱憎分明的,往往既有爱,又有恨意,既为我们骄傲,又为我们可耻。

其实我本人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我内心其实有着很丰富的感受,但却不善言辞,在亲密关系里会变得沉默和木讷,但我清楚,自己是一个念旧的人,只不过不擅长表达。

所以,当我听到一个人对我没那么上心,我并不会很生气。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看上去不太会挂念别人的人。

况且别人回忆起我们时,是否夹杂着一丝愧疚,是否时常念及我们的好,这重要吗?

关于“他人的评价”这个议题我有深刻反思过,其实别人的想法并没那么重要,我们渴望被记住,归根结底,不过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外在求证。

但我们却常常忽略了,真正有权也最应定义我们价值的人,是我们自己。

或许也可以说,倘若我们学会减少对别人的苛求,转而将这份力量倾注于自我提升,生活中的诸多纷扰便能迎刃而解。

少要求别人,多要求自己,你就不会执着于让别人多想你的好,想起你时是否充满着愧疚;你会更关注自己,要求自己不再颓废下去,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一个无所谓的人身上。

因为少要求别人,你对别人期待会变少。期待少了,烦恼也就少了。

你要理解“责任”的含义,那些需要你去承担的,你逃不了的,你要接受过那些本该你去消化的人生议题:无视外界的纷扰与评判,不将自我价值依附于他人的眼光之上,更不依赖任何外力来推动你的成长。

只要你多把视线多放在自己身上,你会对生活有更多的掌控感,你的快乐是你左右的,悲伤也是你能决定的,你的情绪和感受是属于你自己的,那是你想难过,与别人何干呢?

毕竟我们无法驾驭他人的思想,更不应徒劳地尝试重塑他人的观念。我们所能紧握的,只有自己。当你不指望别人来决定你的幸福,外界的纷扰便难以渗透你的世界。

即便那个人对你念念不忘,又怎么样呢,你的价值会因为他对你的高看就抬高了一点吗?即便那个人放下了你,不也是一件好事吗,你要走得更远,走到其他人都追不到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了误区,将自己的问题推给了别人,又将别人的问题揽入自己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