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任聊天为何那么困难?
你想想看,你和“敌人”聊天难不难?
两个彼此伤害过的人,看见过彼此的软肋,见证过彼此人性的污点,目睹过彼此的原生家庭,以及温和的态度下包裹着的阴暗的内心。
这样的两个人,想再次建立“亲密的”联系,你说难不难?
难,非常难。
但是,这个局面并非毫无转机,只要我们找对策略,便有可能打破它。
因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其本质都围绕着信任与依赖的逐步累积。它是一场从失衡到平衡、从陌生到亲密、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
同样地,这个过程也需要你摒弃自我中心的视角,设身处地地共情对方的世界。你需要认识到彼此间的相似与差异,并避免让相似成为厌倦,让差异成为负担。
当然,这个过程难免会有痛苦,因为人与人的交往本质上就是痛苦的,你不得不撕扯掉自己内在的一部分,以适应与对方的和谐共处。
但这也和自我成长、自我对话、自我接纳很像,就是打破之前自己的预设、打破对方对自己的预设的一个过程。
再者,谁又能抗拒一份纯粹的爱呢?
因为纯粹的爱是灵魂的食粮,当对方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理解时,不论关系、身份、地位如何,他都会被你深深地打动,选择与你相爱。
在回答“怎么和前任聊天”或者“怎么和喜欢的人聊天”这个问题前,我作为一位有经验人,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Part 1你觉得,在关系里,你自己到底是施虐方,还是受虐方?
与前任聊天时感到的痛苦,是因为你在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偏差。
例如:
你因为难以接受“前任”这个身份,所以反复试图证明自己并非他的前任;
你因为难以接受“被抛弃”的现实,所以极力在他面前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你由于固执地将自己定位为“受害者”,从而倾向于将对方描绘为“施害者”;
我目睹过太多的咨询者,她们内心深处难以接纳“被抛弃”的感受,因此她们倾向于将愤怒和不满投射到对方身上,坚信自己才是无辜的受害者,而对方则是剥削和伤害自己的元凶。
她们往往会觉得全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她们的感受,没有人能够真正与她们共情、没有人能真正包容她们,包括曾经深爱过的那个人。
在与前任聊天的过程中,她们的言辞中流露出的是内心的挣扎与失落:
“我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也向你道歉了,为什么你还是那么固执呢?”
“你为什么又突然不说话了呢?能不能稍微回应我一下?”
但坦白说,这种是一种弱者的“自我感动”。
当一个人被愤怒和委屈所驱使时,他往往会陷入自己的视角,只能看到自己的痛苦,忽视了对方可能也正在经历着同样的痛苦和脆弱。
痛苦、悲伤的人往往会变得更加“自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可能会觉得委屈,认为自己在聊天时一直在迁就对方,甚至是在“讨好”对方,对方没有回应,表达一下自己的焦虑,这难道不可以吗?
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真正关注并理解过对方的感受?你是否曾试图去观察和体会对方的痛苦呢?
对方之所以回避你,在聊天时保持沉默和不配合,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你总是过分强调自己的痛苦,而忽略他的感受。
而你之所以在他面前不断地表达自己多需要他,多爱他,可能源于你内心对“质疑和被拒绝”的恐惧。
你害怕自己在对方面前是迟钝的,是不值得被爱的,所以你更倾向于成为“表达者”,而不是“倾听者”。
你想让对方接纳你的痛苦,所以你会证明你是弱者,而不允许对方表达任何微弱的痛苦。
你难以理解对方的“我好累”、“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和长时间的沉默背后的真正含义,你也不想进入对方的世界,去考虑他的需求和感受,你更倾向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假如你能够静下心来,体验对方的感受,我不信你感受不到。
所以,想要让一个人,尤其是让前任重新爱上你,第一步就是走出自己的世界,接纳对方的视角,并真正沉浸在对方的世界里。
只有这样,你们之间的交流才会更加平衡和深入,才有可能重建彼此之间的关系。
“你说你这段时间很累,是因为最近很痛苦吧?可以跟我说说吗,总是憋在心里也不好”
“你说你想静一静,是不是这段时间我给你带来了困扰?”
“你不说话,是不是因为这几天太疲惫了?”
这样的言辞,这样的表达方式,就如同父母一样包容对方的情绪,是一种无条件的关注。这对于对方来说,是精神深处最需要的部分。
想象一下,当你与某人聊天时,他能够察觉到你的情绪波动,并愿意放慢脚步与你一同体会你的感受,无条件地包容你、接纳你,那么你是不是就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和被爱的温暖?
虽然世界上没有完完全全的理解,但只要有彼此愿意“尝试”去深入了解,去让两个灵魂真正相遇并融合,而这种“尝试”无条件包容对方,才是最浪漫的。
因此,你应该摆脱那种“受害者”的心态,转而正视你在感情中的“认知盲区”,这个盲区既是面向自己的,也是面向对方的。
你得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或许没有察觉到自身的自私,或许在不自觉中散播着负面情绪,性格中也存在这不足。同时,你也可能未曾注意到对方,未能感受到他向你传达的“需求感”。
成长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可能正是那个无意中伤害他人的“隐形杀手”。自己可能忽视了对方的感受,阻碍了对方的情感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着“冷漠”,在不经意间伤害着对方。
一旦认识到这一点,面对前任或任何人,你就会更加注重平等这个观念,你就会摆脱掉弱者的心态,主动成为那个给予对方安抚的人,像父母般接纳对方的一切。
你会时刻传达出一种“我在关注着你”的安定感,不管他在做什么,你都能给予他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你不会因为他被外界否定了就继而否定他,相反,你会以同理心去感受他的每一个情绪波动,就如同你期望他同样能够体谅你一般。
而假如你真的内化了我说的这些,你就能在聊天中自然地流露出你的信任和亲密。一点也不矫揉造作。
当你接受了“对方拒绝我后,我反而要更加接纳对方”这样的心态后,接下来,就是要传递给他“领悟感”,刷新他对你的负面印象。
Part 2传递情感上的“领悟感”
这个领悟感的核心在于:让对方看到你的成长,以及这份感情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成长。
要知道,虽然过去的事情无法抹去,但你可以重塑这些事情的“意义”,赋予它们新的价值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敏锐地察觉他的情感是关键,看到他在这段关系中的遗憾,然后找到方法来弥补、化解这些遗憾,给予他应有的补偿。
这个过程谨记一个点:
不要仅仅关注他说了什么,而要更深入地理解他未曾言明的东西。
就拿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关系中从未表达过愤怒,那可能是因为他还没有把你视为可以完全信赖的人。前任尤其如此。
这个时候,快乐和愉悦的感受反而是不真实的,特别是在一段经历了破碎和背叛的关系中,那些快乐和愉悦只能代表着你们还在粉饰太平、你们不接纳缺憾。
所以,假如当对方对你表达:
“其实我还是很恨你。”
“我还是无法接受你。”
你不要感到很挫败,因为这反而是他在尝试努力“自我暴露”“自我流露”的开始,他开始尝试向你流露他对你的怀疑,他也在努力耐心等你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采取一种更加开放和真诚的态度来回应他:
“我完全理解你对我的态度,毕竟我之前的行为确实过分了”
“你如果不接受,我也完全理解,那时我就是不成熟,伤害到了你”
当他开始主动向你表达他一直隐藏的不满时,他打破了“我没事,我对你没什么怨气,没什么期待”的假象,那就意味着他破防了。
也只有当你去接受你们之间的裂缝,不回避,不掩饰,那么,你们看似在面对冲突,实则是两个灵魂在对话,在融合。
这也是在给对方提供一个倾诉的口子,能让他不断地来向你倾诉——而你的回应,不在于“多”,而在于敏锐和精确。
当一个人频繁地向你倾诉心声,这不仅意味着他对你产生了深厚的信任,也表明他越来越依赖你,这种依赖中,甚至还夹杂着不甘和不舍。
其实整个过程下来,同样为你带来了成长的机会,它教会你如何与自己对话,如何正视自己的不足,如何跳出自我视角的局限。
要知道,你得先摘掉你自己的滤镜,你的视野自然就敞亮了。
你会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自私,理解对方的痛苦,看到你们关系中的那些无法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而这时,如果你是一个内心强大、懂得自我疗愈、能够承担压力的人,你就不会选择逃避。相反,你会主动拉着他一起面对。
这正是他所期待的,一个能与他共同成长、帮助他摆脱困境的伴侣。
或者说,我们所有人,都在等一个人,能让自己成长,能救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