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关于乡愁的文章散文。

乡愁的文章散文:乡愁

  每到新年的时候,我都会独自一人去铁路的旁边,看着一列列火车载着旅客飞驰而过。让我心底油然升起回家的念头,想到我的家乡和我的亲人,不知家乡面貌可改亲人是否安康。

  我有十几个年头未回过家乡了,再想到家乡的时候我的心里(怦然心动)有一丝丝甜蜜、又有一丝丝的痛,明天回家......在梦里多少次回到亲爱的家乡,那是多么甜蜜、惬意的事情啊,但现实呢?嗨、考虑到自己这几年的漂泊、还是一无所成,也就不敢想、打消了回家的这种念头了。

  在外漂泊了这么多年手头没有什么积蓄,却多了许多的惆怅和茫然(思乡之情),其实在外漂泊的人们谁何曾不想家乡啊!一句俗语;落叶归根,道出了流浪者的心声。

  在外乡的大街上、每每看到漂泊在外的流浪的人们,有的拿着重重的行囊、拖着疲惫的步伐,还有他们脸上显露出那种淡淡的茫然的和那无助的眼神,不知他们有何感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内心的酸、甜、苦、辣,(思乡之愁)。

乡愁的文章散文:夏日乡愁

  夏日,偶尔几声蛐蛐的鸣叫让午后更显寂静,展开一张平滑的信纸,微微散着纸浆的味道,提笔,思绪漫步在过往的时光中,渐渐褪去缤纷的色彩,像旧的牛仔裤素淡、净白,被流年漂洗过的记忆在这个夏日的午后悄然翻开:清晨纯净的阳光、姥姥家院子里挂满青杏的杏树、门前干涸的老井、贴着剪花的纸窗、硬的硌骨头的土炕、咯咯地叫个不停的母鸡、握在手心里温热的鸡蛋和着傍晚炊烟的味道……那时,很喜欢到沟湾的河床上玩,被水冲的极细的沙子平铺在烈日下,找一片大大的树荫躺下印一个“大”字,同来的小伙伴用树皮做哨子玩,吹着不成调的小曲惹得鸟儿们地喳喳叫,偶有微风吹过,这时总会想顺着弯弯曲曲的山沟不知会游到哪儿去?

  也是这样烈日炎炎的午后,也是这样的静寂,躺在杏树下的小平车上,眯着眼看坐在树上的哥哥,等着他偶尔摘一棵熟透的杏丢下来给我,顺手放进嘴里,让果汁溢满口腔的每个角落给每个味蕾发去甜蜜的短信。

  傍晚的炊烟总是带着浓浓的乡愁袅袅飘向远方,给他乡的游子捎去母亲的牵挂,闻着从母亲灶台流出的炊烟的味道,想着母亲的笑脸不禁地让目光随着悠悠地烟伸向灶前,抚平母亲额头的皱纹。

  夕阳下远处山坡归圈的羊群一团团似云,牧羊人甩着长鞭吆喝着,回音穿过山谷落在各家的院中,等妈妈的羊羔再也按捺不住急急地要冲出院子,出门一天的母羊更是冲在羊群的最前头,她知道她的小孩想她了,想妈妈了。

  夕阳让断墙的影子变得修长,倦鸟归巢,晚风送走一天的燥热,伴着最后一抹晚霞姥姥总惆怅地说:你妈总是很忙,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住几日……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写下这些字,为什么会在这个炽热的午后想起那个遥远的小山村,想起寂寥的山沟和孤独的炊烟,很想回去…

乡愁的文章散文:乡愁的滋味

  记得在央视中国魅力城市推介会上,中国台湾作家余光中作为故乡福建泉州市的推荐者,他不仅满怀激情地赞誉了泉州的如画山水,悠久的人文历史,还颤着银发噙着泪水一字一句地朗诵了他的名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妈妈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打那以后,他那激扬的声音始终在我耳畔回响。

  这不禁使我再次想起国民党元老、辛亥革命的先驱于佑任先生1962年所写的怀乡诗《天的悲歌》:“葬我于高山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当时,我从一篇文章里读到这首诗时,感到这是寂寞蛰居中国台湾、晚景凄凉的于老先生哀叹祖国分离,哀叹故土难回,哀叹骨肉割裂的一首感人肺腑的哀歌。也是先生企盼祖国统一之悲愤心情的痛苦流露。这首诗一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近日,我又读到同是福建人的香港作家张诗剑的《乡愁》,更是撼人心肺。他写到:乡愁的小溪/流过脚旁/洗也不净/擦也不干……乡愁的月光/笼罩心头/喊也无声/哭也无调……乡愁这支歌/震荡耳旁/吟也有味/嚼也生香…… 读着读着我也像这位诗人一样“坐成一块岩”、“站成一棵树”,竟把乡愁削成“柳哨”吹成了个“铅球般的惆怅”。

  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尚人伦的国度,这种行遍天涯海角也能引人回家的亲情意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情感特征。因此,在数千年来的文学长河中,始终流淌着乡愁的旋律和吟唱。与祖国大陆难以割舍的台港澳同胞们这种情感表现得更加浓郁。

  就连我一介樵夫,别离家乡稍一长久,也时常滋生出一些朦胧双眼湿透心绪的乡愁来。那乡愁如丝如缕,总也挥之不去。细细品咂,一丝苦涩,一缕甜润,粘在舌尖上,回味永远。我在我的文集《遥远的汉堤》里,也把乡愁寄托给了老屋顶上袅袅升腾的炊烟、柳塘边那棵歪脖子杨树,还有村子里那盘豁了沿的石碾!可惜我现在在故乡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虽然时常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是青山”自慰,但有时候静下来,一想到生我养的那个地方,总有一些惆怅和不安。

  乡愁是游子魂牵梦萦的思恋。

  乡愁就是故乡拽着你的扯不断的风筝线。

乡愁的文章散文:乡愁

  每个身在外地的人,似乎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在故乡,似乎觉得生活那么平常,可身在外地,却又觉得那段故乡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时光。每个身在外地的人,也会对故乡的那么一样东西而魂牵梦绕,天天想天天念。或许是因为乡愁。

  我的家乡在兰州,每天一碗兰州牛肉面是雷打不动的。吃惯了家乡的牛肉面,即使是身在外地,也仍旧思念着那一碗喷香的面,思念着“来个牛大碗,要细的”那朴实的乡音。如今在外地,每当听人说起兰州牛肉面,心里总有淡淡的忧伤,是为了那些回不去的日子,还是为了那包含着思乡情结的牛肉面?

  一天天数着在外地的日子,一天天淡忘那遥远的故乡,可每当在外地吃起兰州牛肉面,那段思念又清晰地浮现。会装作内行地说这面怎么不好,怎么比不上故乡的牛肉面,即使在外地吃到最最贴近那故乡的味道,也觉得逊色。没有了故乡那亲切的感觉,却多了几分乡愁,使面的味道在口中也苦涩了几分。是的,故乡的味道是无法复制的,那种亲切,那种熟悉,那种久别重逢的感觉,是不可能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品出来的。

  再次回想故乡那熟悉的味道,总是有乡愁在里面。牛肉面里的乡愁,可能还要我用一生的酸甜苦辣来品味。我既想感谢上苍,让我有这么一段难忘的经历,有那么一个亲切的味道令我怀念,又想请求上苍,可不可以让我不再受这乡愁的折磨,哪怕只是淡化一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