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篇哲理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2篇哲理散文1
女儿在一边朗读课文,声音很大,语速过急,时不时地喘不过气来。
我偷笑。因为光听,我都感到很累。
而后告诉她:“慢慢来,朗读需要抑扬顿挫。懂得恰当的停顿,以此来换气。不但不累,还很舒畅。”
她小,不懂得给自己留出喘息的机会,自然读不出作者的情感。
忽而联想到我小时候听戏,特别是秦腔《王宝钏》后面一段,薛平贵十八年归来后,与王宝钏相见,王宝钏的一段唱腔:“老了,老了,实老了,十八年老了王宝钏……”唱速很急,几乎于是念出来的。跟着哼唱,我总是被气憋得脸通红。
爸爸笑我:“你不换气,总憋着,怎么能把戏唱好?那不累才怪! 演员就是留了气口,才气息不乱的。”原来,气眼被堵住了,自然行不通了。所以,要保证畅通,需要留空隙。
留白,是一种需要,至关重要。
闲暇时光喜欢沉醉在文字里,一撇一捺地书写着自己的点点感悟,或喜悦或惆怅。文字里既想坦露心事,又在遮掩心事,坑坑洼洼布局着。待到后来,总会留下一段说未说出的话交给读者,省略号里你随意猜测。这是句段的留白,给人遐想空间。有些文章写得太“完整”,从开始到结尾,作者把读者心里的猜测全盘托出,看似共鸣,实则失去了浮想的空间。看完即完了。
读汪曾祺的小说《陈小手》,主人公是陈小手,小说中还写到其他人物有团长、团长姨太太、李花脸的女儿,请注意这个“李花脸的女儿”,从身份和意义上说,她在小说里是一个和陈小手相对峙的另一个人物,应该有些情节吧!可作家惜墨如金,不到30个字就把她打发了,并且以后不再出现。但一句“是个老姑娘”,包含多少社会内涵和人生感慨呀!这样处理简单真实,让人浮想联翩。总之,留白恰到好处。
文学作品里的留白莫过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让人惆怅了千年。因为留白,动人、深刻。
喜欢国画的人都知道,国画讲究留白。寥寥数笔,几点勾勒,一幅山水花鸟图就这么简洁、自然、质朴地展现在你眼前,你看不出有多少内容,却曲折幽深。有时候,几行竹子,一间小屋,二人对弈,便构成了国画里面的境界。空出来的缝隙占据了大篇幅,却深邃不着边,给人无限遐想。这便是留白之美。
小时候,粘着妈妈,不离半步,那是因为依赖。长大了,不再跟着妈妈,是因为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
留给自己的空间,用来干什么?独处,思考……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万物,讲究留有缝隙;做人处事,讲究留有退路。切不可把生活塞得满满的,那样我们会活得很累,就像唱戏缺气,文章缺韵,画画缺幽深。
爱一个人也同样如此,林徽因让金老想了一辈子,是因为没有在一起。倘若时时刻刻生活在一起,两个人之间没有了间隙,琐碎的俗事夹杂而来,那爱情的标本便也不复存在了吧!所以,爱一个人,就给他足够的空间。他走了还能再回来,那就是你的;他走了没回来,那就不是你的,今日不走,迟早也会走。给爱间隙,才会让爱更加完美。
留白,爱情里不可缺少的一味佐料。
好的留白,如瑟瑟冬日的一抹翠绿,给你带来绿意盈盈;如炎炎夏日的一丝凉风,让你身心通透。
人生需要留白,给自己留一份静心思考的空间,哪怕发发呆,至少可以给灵魂追赶脚步赢得时间。
雪小禅说:留白,是给你的那段时间,让你在苍翠的空间里,听着时间之绿水,从空旷的屋檐下,滴答、滴答,落下了——你尽有的苍绿,却绿得这样盎然。
2篇哲理散文2
第一次读到网恋的文章,很清楚是那篇《我的蓝颜知己》,发在散文网上,点击率颇高。
第一人称的写法,仿若让你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心说不出的痛。很敬佩笔者的渲染,即便没有爱情的人,也跟着泪溢满面。初读,脑海里就浮现这样一幅画面:隔着天涯,寂静的电脑前,一位斯文而冷峻的男人,对着窗口的文字微笑,时空的另一端,优雅的女子,白衣素裙,长发飘然,纤细的十指敲打键盘……原来,用无线电波传输的爱情,竟然是这等雅致。
后来,在类似的文字里,也兜兜转转。以为,深情莫过于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遥想,唐代的崔才子,要是能有一台电脑或者手机的话,是否这良缘就能凑巧?那么谁还会误了谁?他离去只需留下自己的QQ号码或者微信,别说次年,就是十年,她只要在意,就定然会等在桃花灿烂的地方。如此,这故事就不会凄美千年。
是时代造成了缺憾,一幕戏却没有按我们的要求演下来。一半,就划下了句号。从此,他是他,她是她。
正是这一半,在文学的天空里,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设想一下,假如是这样:崔才子留下了自己的QQ号离去,官场得人举荐,步步高升,或者商场打拼,小有成就。而业余时间,不忘与红袄绿裙的桃园姑娘窃窃私语。那后来呢?后来,崔才子也许高升了或者家财万贯了,当年桃花般的姑娘也芳华渐逝,某一日他又有了红颜知己,曾经的姑娘是多么惜惶?我们还敢往下想吗?
所以,一半的另一半,是未知,全凭我们随意猜想。前一半戏,我们看到了优雅,后一半戏是美丽还是罪恶,谁又能说得清楚?
多多少少有种美人落泪的感觉?分明是极致的佳人上前来,多好!却看见她的泪痕。一种欣喜后快速的惆怅,叫人心生纠结。一半,恰恰是一半的美,就够了,别刻意追求后面的轮回。
前几日,工作之余看新版《西游记》,里面唐僧和多个妖精有着扯不断的恩恩怨怨,这些妖精都不顾及性命想和唐僧成亲。记得最深刻的是老鼠精,前世是雷音寺的一只小老鼠,因着喝了唐僧前身金蝉子留给的灯油,化为人形。后,爱慕金蝉子,痴看他打坐,不小心弄翻了佛祖堂前的灯,造成火灾,被贬下凡成妖。在苦寒的修炼生活中等待机缘,一等就是三百年。好不容易等到,偏偏唐僧一心皈依佛门,只许她若来世有缘。几番曲折下来,却是八戒一句话点破了她:三百年换来一面之缘,你值了。前世今生,没有来世,这戏就到此谢幕吧!还算优雅,不然过了谁都不好收场。
唐僧与她们,终究只是半场戏的缘分,谢幕了才能给读者留下一段段佳话。望吧!纵然深情的女儿国国王,集美貌与荣华富贵一身的女人,也只能在无奈的翘望中和唐僧挥别,其间滋味不得而知。
凡事都有机缘,机缘未到,终究也是枉然。
小时候在场院里看戏,看到半场就睡着了,没有一次熬到结尾。后来,妈妈说,不带我去看戏了,回来还要背上。但,每次都会固执地跟去。喜欢看戏,就算那时候不太懂内容,也觉得美。看《王宝钏》,开始兴致勃勃,如花似玉的女子爱上一个穷小子,冲破家庭阻碍,与父亲三击掌断绝来往,嫁与他妇。从此男耕女织,恩恩爱爱,看夕阳,种菜苗……多幸福!后来,趴在妈妈身上就莫名其妙地睡着了。没有看到结尾,故而没有惜惶。
关于王宝钏的寡居十八年生活,无法亲眼目睹,更别说十八年归来后的薛平贵衣冠楚楚,却早已另娶她人。这后半场戏,多亏那时候没看完,不然我幼小的心灵如何承担?
人生,有很多事情不都是知道的少了,才会幸福吗?
再回头想想那篇网文,其中一句:“烦了这永远也走不近的距离……”是呀,多美的开头,连星星和月亮都是他与她的观众,风花雪月在指尖穿梭,极致的男女脱离世俗的浮躁,只一味把真挚的情感寄给遥远的彼岸,不能说不美丽。可是,凡花都有谢幕的一天,不忍离别,终须离别。这戏半场,就得落幕。网恋,走到这里就该止步了,再往深处去,不见得就是柳暗花明,说不定是爱情的深渊和沼泽。
其实,无法圆满的结局走出来就是圆满。
小时候,我是等不到后半场戏而觉得前面的半场戏优雅;如今,我懂得了有些戏不需要后半场才会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