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的绘画、小说和诗词来看,古代对女子的审美变化。从以瘦弱为美,到以病弱为美。

《诗经》里的庄姜,以修长丰满、健康活泼为美

《诗经·卫风·硕人》描写齐女庄姜的美丽容颜。

硕人其颀……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古代人以病弱为美吗(古代人以瘦为美吗)图1

诗里描绘了一个修长丰满的女郎,她的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美得无以复加。这里的庄姜是健康的、快乐的、羞涩的,犹如春天含苞欲放的花朵一般鲜艳,犹如初生的太阳一般明媚。这时的美人是健康的。

魏晋时期的美人以瘦为美,但是瘦得健康

顾恺之仕女画中的女子多是蛾眉细目,肤色白皙,头发乌黑,身材修长、瘦弱,体态婀娜,神情潇洒。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对女子审美要求,女子只有体态瘦弱、婀娜多姿才是美女。

古代人以病弱为美吗(古代人以瘦为美吗)图2

唐朝以胖为美,可是依然有人喜欢弱不禁风的女子。“体弱不胜珠翠繁”,这是白居易眼里娇弱无力的女子,连戴在头上的珠宝首饰都支撑不起来。唐玄宗的杨贵妃以胖为美,但是唐玄宗的另一个妃子——梅妃就以瘦著称,俗称环肥梅瘦。

这时的美女们虽然柔弱,但是健康,开朗,活泼。

明清时期的美人以病弱为美。

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以病为美,东施效颦,就是效仿西施生病颦着眉头的样子。

古代人以病弱为美吗(古代人以瘦为美吗)图3

明清时期,美女标准是“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慢步走,勿乍手, 要笑千万莫张口”。明清时期的仕女画大多是这样类型的美女,仕女画中的女子更加柔弱,气质大多忧郁,有悲愁、凄清、弱不禁风之感。

唐伯虎仕女图,大多数是樱桃小口、柳叶眉、丹凤眼、溜肩细腰、身材高挑,柔若无骨婀娜多姿。

改琦的《红楼梦图吟》、《元机诗意图》、费丹旭的《 纨扇倚秋图》、《十二金钗图》里面的美人, 都有一种“弱柳扶风”的羸弱之感和“风露清愁”的楚楚可怜之态。

古代人以病弱为美吗(古代人以瘦为美吗)图4

病美人的代表:以林黛玉为首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国人耳熟能详的病美人是林黛玉。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初进贾府,人们就看出她有不足之症。她三天两头生病,屋子里总是在熬着中药。连水仙花,黛玉都舍不得养在屋子里,怕药薰了水仙。

古代人以病弱为美吗(古代人以瘦为美吗)图5

《红楼梦》里其他姑娘也都很娇弱,总能看到某个姑娘病了的描述。例如薛宝钗有从娘胎里带来的热毒;秦可卿年纪轻轻就病死了;秦可卿葬礼期间,迎春病了,后来宝琴等人来的时候,也说迎春病了;探春建立诗社的时候,刚刚病愈。

《红楼梦》里,自认为强壮的女子是王熙凤。然而元宵节后,“凤姐便小月了”。

(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谁知一直服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

古代人以病弱为美吗(古代人以瘦为美吗)图6

王熙凤小产一次,竟缠绵病榻七八个月,从此落下了下红之症。

人们不以病弱为缺点,反而以此为荣

南安太妃要见小姐们。贾母笑道:“她们姊妹病的病,弱的弱,见人腼腆,所以叫他们给我看屋子去了”。

贾母告诉南安太妃姑娘们病的病,弱的弱。而太妃也没有因为贾母说姑娘们病弱就不见了,依旧坚持要见姑娘们。可见当时的上流社会,不以病弱为缺点,反而以为这样才是大家闺秀的范儿。

明清时期的仕女图,里面的美女有着如花的娇颜,优美的身姿,华美的服饰,她们或忧思静坐、或读诗弄琴、或倚榻而眠。给人的感觉是她们不快乐、要么忧伤、要么寂寞。她们总有那么几许闲愁。

古代人以病弱为美吗(古代人以瘦为美吗)图7

明清时期的美人再也没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荡秋千的快乐女孩子。画家极度渲染惹人怜爱的“孱弱”之美。

结语:

从庄姜到梅妃,再到林黛玉,古代美人从以修长、丰满为美,到以瘦为美,再发展到以病弱为美,体现了女子地位的不断降低。女子沦为男权社会的附属品。

春秋战国到魏晋、唐朝时期的女子可以上街,可以宋朝的女子可以在元宵节时“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了明清时期,女人们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女子深受三纲五常的束缚,终日锁在锁在深闺大院中,没有自主权,免不了有悲戚与闲愁,因此体弱多病,弱不禁风,以至于有“红颜薄命”之说。

女子病态地以取悦男人为荣,而那些被取悦的男人美其名曰:女为悦己者容。

@润杨的红楼笔记

古代人以病弱为美吗(古代人以瘦为美吗)图8